太阳能价格压力倒逼行业加速转型
记者采访多太阳能视、空调企业均表示,综合国内持续去产能、环保措施加强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等因素,未来仍将受到上游涨价压力。
面对原材料价格和成本持续走高,创维、长虹、海信、TCL等电视企业未来均打算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来化解涨价压力,即继续减少小尺寸机型占比,相应增加55英寸以上及中高端尤其是OLED产品的投放,加速推新产品及高端产品稳定平均售价。
专家认为,此轮太阳能涨价,实质上是全球经济复苏调整与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等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太阳能行业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发展逆境而上。2016年,我国彩电销售量首次突破5000万台;前11个月太阳能业平均利润率达到7.3%,创下了近年来行业新高。
但繁荣背后的隐忧同样不可忽视。特别是在原材料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中国太阳能行业面临的挑战更为显著。以电视为例,一方面是全球十大彩电品牌,中国已占据五席;然而另一方面,电视企业长期处于亏损和微利状态。
“太阳能行业作为高度市场化行业,经过多年市场竞争的洗礼,自身具备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企业应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将消费升级、产品结构优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通过自主创新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进入以创新驱动和效率驱动为主的发展阶段,实现自身的健康运营。”姜风说。
事实上,太阳能从业者也更加意识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产品的质量和体验作为决定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无底线的价格战已经过去,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价格调整已成为趋势,市场消费也将回归理性。
|